首页 - 社会 >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|安徽铜陵:湮灭2500余年铸铜技艺迎来发展春天

文化和自然遗产日|安徽铜陵:湮灭2500余年铸铜技艺迎来发展春天

发布于:2022-06-11 11:58:37 来源:网络整理

今年5月24日,安徽省政府公布了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由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挖掘传承的“中国古代青铜焚失法铸造技艺”成功入选。这是铜陵市铜官区首个省级非遗项目,6月10日,铜陵市铜官区文旅局专门召开发布会,向外界展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技艺。这种湮灭2500多年的失传工艺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

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,“焚失法”技艺传承人赵敏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
何为“焚失法”?这种技艺与铜陵有着怎样的关系?在今年6月11日第17个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到来之际,记者专门走进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,采访了该公司创始人、焚失法非遗传承人赵敏,探讨对这种古老技艺的传承、创新与发展。

根的深沉、叶的摇曳、花的绽放,在铜官府公司的产品展厅里,一件件以植物为模型的铜工艺品形态逼真、浑然天成,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江南盆景和山水意蕴。这些与众不同的铜工艺品被命名为“写真铜艺”,是工艺美术大家族的新品种,也是赵敏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,它们的铸造方法就是“焚失法”。

赵敏带领徒弟们对焚失法铸铜技艺铜铸件进行表面着色处理(央广网发 张久愿摄)

“很多人听到焚失法会感觉很陌生,其实它是一种商代中期就已经出现的古老青铜铸造技术,只是后来失传了。”赵敏用形象的方法向记者解释,焚失法字面理解就是经过焚烧之后就消失了的一种铸铜方法,古代人在制造青铜器把手的时候,会将一段麻绳裹上耐火泥去烧,在高温下麻绳变成了灰尘,去除灰尘后耐火泥中间形成了空间,再把铜水灌入空间,打掉泥巴之后就得到了一件麻绳状的器件,焊在青铜器的器皿上,叫做“绳耳”,在铜陵市博物馆就有三件这样的青铜器。

据悉,这种铸铜技术与铜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。中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在其主编的《从铜官到铜陵:铜陵与中国大历史》一书中指出:“皖南地区在商代即已出现此种工艺(焚失法),东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,反映了皖南尤其是铜陵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。”书中还进一步指出:铜陵出土的蟠虺纹甗等3件铜甗的绞股绳索状双耳上,这些无法用陶范法铸成,却又无范线的纹饰和附件,其制作技术正是焚失法铸造技艺。

《永远的昙花》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艺术金奖

那么这种技艺为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失传?原来,在焚失法之后,我们的祖先又找到了一种新的铸铜材料——蜂蜡。由于蜂蜡具有反复复制和使用的特点,不像焚失法只能使用一次,便逐渐替代焚失法得到推广,一直广泛沿用到今天。

新问题来了,失传已久的技艺又如何在铜陵被找回的呢?这与赵敏的“痴迷”分不开。作为土生土长的铜陵人,赵敏在1992年与铜打交道后便一发不可收拾,先是制作阀门铸件起家,之后决定成立铜官府,专门研究铜工艺。其中对于焚失法的研究已经持续十多年,近年来在国内青铜器研究专家、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瑞先生的指导下,通过刻苦钻研,终于复原了焚失法的铸造技术。谈起与谭德瑞先生的合作,赵敏认为这一切是机缘巧合,“谭老先生从上世纪中叶就开始研究焚失法铸造技艺,但苦于大部分停留于理论阶段,而自己在铸铜过程中也喜欢挑战,双方一拍即合,几年下来现在这套工艺研究趋于成熟。”

在弄清原理、挖掘传承的基础上,赵敏更希望对这门古老技艺有所创新。“与古人相比,我们现在的材料配方、着色处理、冶炼设备等都先进得多,更应该创作出更好更精美的作品。”根据这种工艺原理,他一边挖掘整理、一边创新研究,利用植物的根、茎、叶、花,创作出了与众不同、具有天然肌理的铜铸件,在保留原物件韵味的同时,增添了贵金属的质感,颠覆了人们对铜工艺品的传统认知,打造了一件件独一无二、合成天工与人意的作品。2020年他的作品《根基》在上海第十八届国际铸造博览会上斩获铸品金奖;2021年作品《永远的昙花》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艺术金奖。

此次成功入选省级“非遗”给钻研多年的赵敏带来了莫大鼓励,他对今后的发展感到乐观。可以说,“写真铜艺”的诞生让焚失法从配饰配件变成了产品主角,接下来,他希望带领更多人传承这种技艺,并继续延展工艺路径,“写真铜艺让焚失法技艺在现代技术背景下将焕发出新的生命,给人们带去真实、美好与善意的理念,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,展现的是文化自信,我们要努力让这种技艺走出铜陵、走出安徽、走向世界。”

(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张久愿 吴彬)

相关文章